栏目名称:培养方案
2023年09月11日
2023级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0854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电子信息硕士

专业领域代码:085400

专业领域名称:电子信息

学习方式:全日制

学制:3年

所属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一、专业学位点概况

电子信息学位点依托广东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联合国内唯一的电子元器件类企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风华高科,肇庆)构建多平台支撑体系,并拥有“广东省光机电一体化综合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光电信息技术教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全息电化铝烫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智能烫印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敏感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省级平台;有“高端电子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智能产业研究中心”“重要基础件产业服务平台”“金属跨尺度快速精密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中心”等4个市级平台;有“电子技术实验室”“检测技术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计算机控制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等20多个专业实验室;与美国NI公司共建“肇庆学院-NI虚拟仿真联合教学中心”;与深圳市傅里叶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肇庆学院-深圳傅里叶电子信息工程协同创新实验室”。

二、培养目标

按照肇庆学院“立足地方、服务湾区、面向全国,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与目标,围绕肇庆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聚焦“材料、器件、系统与应用”行业需求,在电子信息器件与系统领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改造、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

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须达到如下要求: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勇于创新,能够正确对待成败与挫折,恪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诚实守信,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拒绝抄袭与剽窃、伪造与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

(二)能够通过阅读、检索、学术交流等途径及时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了解电子信息行业的动态和热点,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三)在电子信息器件与系统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本行业领域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工作与创新能力,体现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联络、技术洽谈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并能高效地组织工程项目实施和科技项目开发,解决项目实施或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三、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的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的学生。

四、学习方式、修业年限及培养方向

全日制学习方式,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不超过5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

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点的研究领域为电子信息器件与系统,设置了3个研究方向:

01.电子信息功能陶瓷材料与器件

本方向研究电子信息功能陶瓷材料与元器件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质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其内部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过程,研究各种功能效应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研究材料与元器件的制造工艺、分析测试技术和集成应用技术。

02.敏感元件与传感器

本方向在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电子材料物理与元器件的基础上,研究各种敏感材料与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研究各种物理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与制造工艺,研究传感器原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分析测试及集成等技术。

03.智能控制系统与应用

本方向面向区域先进装备制造,以电子信息行业精密加工制造装备的智能化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研究信息采集、新型智能传感器、计算机控制和智能数据处理等技术与应用。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先进性、模块化、复合性、工程性和创新性,可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要求。课程设置以工程需求为导向,强调电子信息领域专业基础、工程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综合培养。

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分制,16学时计作1学分,总学分为34学分。其中,课程学习25学分(公共课程7学分、数学类基础课程4学分、专业基础课程6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专业实践6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开题报告1学分、论文中期报告1学分)。

跨专业学生,须选修学科预备课程2门并通过考核,但不计学分,具体课程由研究生导师结合学院本科生教学计划安排。

六、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同等重要,是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今后职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支撑。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主要途径。课程学习中的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在学校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以及职业素养课程在学校或企业开展。

专业实践是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专业实践包括实验设计类课程、企业实践及课题研发等形式的实践环节,充分贯彻“集中与分段相结合”“实践与论文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方式进行,实践时间为1年。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掌握对工程实际问题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须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

对研究生的指导,采用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导师组指导制,导师组指导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导师组由学校内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和校外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教师组成。二级学院为每名研究生配备1名具有电子信息相关领域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行(企)业导师,参与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与教学、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专业实践以及学位论文指导与答辩的过程。

七、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包括学术活动和专业实践2项培养环节,共计7学分。

学术活动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至少参加5次行业前沿讲座等学术活动。学院和导师负责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情况的监督和审核,达到规定要求者,计1学分。

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环节在校企联合实践基地进行,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1.教学时间和学分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为1年,实践教学采用学分制,须修满6学分。具体时间安排见后附教学计划表。

2.教学地点和内容

实践教学在校企联合实践基地进行,校企导师组联合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确保研究生能够参与工程技术类课题,有效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主要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实践基地主要业务(主要生产产品)、设计流程、设计开发原理、质量分析与检测、工程和生产管理等。

3.教学报告和学分获得

实践结束后,研究生须在行(企)业导师指导下完成实践报告,并由实践基地给出鉴定,填写《肇庆学院电子信息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表》。实践表由行(企)业导师审核签字,交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考核备案,经考核合格后专业实践记6学分。未通过专业实践考核的研究生,不得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八、毕业要求和标准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表现,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并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毕业论文撰写,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基本观点正确,数据可靠、行文流畅、逻辑性强,格式符合学校论文格式要求,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同时,还应满足学校对研究生毕业的其他要求。

九、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也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或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

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与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论文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较充足的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论文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

论文评审须审核:论文作者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情况;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论文撰写完成并经导师组审核后,须提交2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须由3~5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2人为校外专家。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应有相关的企业专家参加。

十、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肇庆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电子信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十一、指导性阅读参考书目及学术期刊

1.周冰.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徐廷献.电子陶瓷材料[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

3.张贤达.现代信号处理.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李士宁.传感器原理与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黄坚.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阎守胜.固体物理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孙目珍.电介质物理基础[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8.杨邦朝,王文生.高等学校教材.薄膜物理与技术[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9.祁景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10.朱静.纳米材料和器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1.杨克俊.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技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12.郭辉萍,刘学观.电磁场与电磁波.第4版[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13.戴永江.激光与红外探测原理[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14.黄智伟.射频集成电路芯片原理与应用电路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5.易继锴,侯媛彬.智能控制技术[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16.郭余庆,王岩.系统可靠性理论及应用[M].煤炭工业出版社,1991.

17.孙迪生,王炎.机器人控制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18.暴建民.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导论[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19.越民义.最优化理论与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20.黄运添,郑德修.电子材料与工艺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

21.白同云.电磁兼容设计[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22.高稚允,高岳.光电检测技术[M].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

23.褚振勇.FPGA设计及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4.颜友钧.DSP应用技术教程[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5.李哲英.DSP基本理论与应用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十二、教学计划表

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表

(2023级硕士研究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