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名称:培养方案
2023年09月11日
2023级教育管理(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0451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教育硕士

专业领域代码:045101

专业领域名称:教育管理

学习方式:非全日制

学制:3-4年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一、专业领域介绍

教育管理专业依托教育学科,2021年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管理所属教育学学科是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学科、肇庆学院攀峰学科。

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由学校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发展研究院、省级教师发展中心等二级单位共同承担。肇庆学院紧密结合广东“新师范”建设的要求,顺应大湾区发展的新趋势,在广东省内率先进行了教师教育整体改革,与优质中小学建立长期协作联动机制,注重教育实践与学科理论前沿的有机整合,坚持以未来教师素养形成为本,以实践导向为纲优化培养过程,逐步形成了“教师教育专业化、培养目标卓越化、职前职后一体化、协同育人开放化”的基本特色,肇庆学院乡村教师教育经验被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称之为“肇庆模式”;专业学位负责人受邀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广东教师教育、推进“新师范”建设的经验和亮点。教育部网站发文称肇庆学院是地方教师教育类高校勇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主力军。专业团队多次受肇庆市政府等行政部门委托,就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等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在教育管理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力量。

二、培养目标

为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热爱教育事业、政治过硬、品德高尚、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具体要求为: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厚植教育情怀,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掌握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教育专业基础,了解教育和学科专业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能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四)具有较强的数字化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够有效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及资源等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五)具有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及管理中的实践问题、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六)能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七)具有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三、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有3 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报考人员前置专业应与所报考专业领域(方向)密切相关。

四、学习方式及年限

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1学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环节。课程总学分为38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英语2学分,政治4学分)、学位基础课8学分(教育原理2学分,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专业必修课8学分、专业选修课8学分、教育教学实践研究8学分。另外,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校后,应至少补修2门教师教育课程,不计入总学分。

六、培养方式

(一)实行课程学习、教育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适切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反思。

(二)实行学分制,按规定完成课程设置分类学分要求。

(三)实行双导师制。聘任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中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校内导师是第一导师,对培养质量全程负责;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实践环节的指导,同时参与专题讲座和研究生项目研究。

(四)注重评估反馈。加强教育培养过程与结果的评估,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采用课程考试、课程论文、调查报告等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评价,全程把握培养工作状态与效果,及时调整改进后续的培养活动。

七、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应注重结合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管理实践开展实践反思。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主要包括班级与课堂管理研究、科研管理实践、学生管理实践、教务管理实践和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等,针对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各方面的实践工作进行研究,撰写不少于4 份高质量实践研究报告或研究案例。

八、学位论文

(一)学位论文的撰写一般分为收集资料、开题报告、论文写作、中期检查、论文评阅与答辩等环节。学位论文实行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开题报告应在教育实习前完成,开题报告合格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二)学位论文选题须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学专业领域和方向一致,应紧密结合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解决教育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三)学位论文应符合研究伦理,遵循研究规范并凸显实践应用价值。论文应围绕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专题进行研究。可采取多种形式,如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行动研究报告、案例研究报告等。

(四)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论文正文部分字数应不少于2万字。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

九、学位授予

(一)论文评审通过者,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进入答辩环节,组成不少于3人的答辩委员会。在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或教育教学研究人员。

(二)论文答辩未通过但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后重新答辩者,可在半年后至一年内重新答辩一次,答辩仍未通过或逾期未申请者,不授予学位。

(三)完成所有培养环节,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肇庆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十、指导性阅读参考书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美]托马斯·J·瑟吉奥万尼.教育管理学[M].黄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温恒福.教育领导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美]阿伦·奥恩斯坦.教育基础(第八版)[M].杨树兵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7.[法]让-米歇尔·布朗盖.未来的学校——基础教育革新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8.叶澜.学校转型性变革的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9.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0.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11.孙培青.中国教育管理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12.黄显华等.课程领导与校本课程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3.张荣伟.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14.朱华伟.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程与趋势(1983--2015)[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15.[美]E·马克·汉森.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第五版)[M].冯大鸣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6.董君武.学校变革与教育领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7.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强国之道——改革开放以来重大教育决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18.徐金海.领导转型:校长领导伦理的寻求与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19.褚宏启.中国教育管理评论(第10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0.张晓峰.教育管理的研究变迁——基于1996~2015年典型国际期刊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21.李波.教育管理案例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2.杜萍.教育管理与案例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3.申继亮.教师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十一、教学计划表

非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方向教学计划表

(2023级硕士研究生使用)